心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 文学散文 > 详细内容
雪后捕麻雀(文、夏雨潇潇)
发布时间:2020-1-18 2:22:04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

  
  圆圆的米粒雪渐渐变成片片飞舞的雪花,在风中打着旋儿飘洒。几只麻雀叽叽喳喳,从西边院墙上低飞着掠过院子,落在天井中间的一垛柴禾堆上。其时,那儿已经有好几只先到的麻雀,站在柴垛顶上向院子张望。不知是听到了屋内奶奶碰到的马扎声,还是受到了飞掠而过同伴们的惊扰,磨盘上两只觅食的小麻雀也跟着扑楞楞飞起来。一只落在东屋的窗台上,一只落在院中的晾衣绳上,一蹦一跳,荡千秋似的,晾衣绳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挂着几跟滴晶莹的水冰琉璃,一点。那只麻雀的调皮加速了冰琉璃的摆动,绳子轻颤,一根根冰帘被摔的七零八落,与消融的雪水汇在一快一起融进大地。
  
  雪越下越大,少顷,对面的屋顶就变得白茫茫一片,门前石榴树黑枯的枝条镶上了一层毛绒绒的白边,泾渭分明,给人以强烈的线条感。地面上的积雪将先前融化了的雪水捂盖得严严实实,给行人设下埋伏。柴垛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麻雀,大概有十多只。在寒冷的风雪中显现出无奈的绝望和茫然。
  
  麻雀是农村里最多的飞禽。不管是冬节还是夏天它们都会结帮结伙地聚集在一起,漫天飞舞,半成熟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小时候,是麻雀唧唧喳喳的声音陪我长大。
  
  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吃,都吃地里的五谷杂粮,也有虫子{人是不吃虫子};同住,都住在一座房子里,人住房子,它住屋檐下;同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比农民起的还早。天一蒙蒙亮,它就开始叫个不停。虽然它和农民很亲密,但一直不是农民的好朋友,好像农民并不喜欢它,爱叫它“老家贼”。在我的老家沂蒙鲁中,如果谁说话大声点、而且没完没了,人们就叫他“老家雀子{qiao,三声}”喳喳的叫唤,很有些不雅。这还不够,人们不但有意的污蔑它,还想方设法的扑杀它。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这倒成了捕杀麻雀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个时候田野万物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
  
  20世纪60年代末,正是大跃进时期。人们公开的向它“宣战”,把它定为“四害”之首{四害指麻雀,老鼠,苍蝇,蚊子}。全民动员除“四害”。正在读小学的四哥每学期都要交上十几只老鼠尾巴和十几对麻雀腿,每个人都有除“四害”的死任务。听说把麻雀定为“四害”之首的主要罪状有二:一是它祸害粮食,与人争食,你想,那个年头,连人都吃不饱,与人争食那还了得;二是它破坏房子。可也真是,它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强占民房,还不给房租,并且在人的头顶上屋檐下垒窝传宗接代,繁衍子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麻雀的仇恨。这些罪状,十恶不赦。故群起而攻之,因此人们想方设法的大量扑杀。
  
  后来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逐渐的认识到它是益鸟,开始保护它了。但是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子最愿意玩这种扑麻雀的游戏
  
  传统的扑杀方法,在那科学并不发达的时期,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捕麻雀方法:用铁夹子夹。每当冬天来临,大雪封山,麻雀不能在大地里巡食,就都集中在村子里和人们一起“猫起冬来”。这时,人们在院子里清扫出一块空地,撒上些谷秕{bi}穗子,放上几盘铁夹子。再用土和雪混合在一起,把铁夹子掩盖起来,只露出一朵谷穗,吸引麻雀来刨食,如果麻雀警惕性不高,经验不足,又贪吃,一口叨在那谷粒上,马上就会大祸临头。铁夹子一下子就会夹在它的脖子上,麻雀就乖乖地成了人们桌上的美食。
  
  第二种捕法是“支筛子”。支“筛子”是很有把我的一种,也最大众化的,首先在雪地上先扫出一块空地,把晒子反扣(一种底部有四方窟窿的农用家具,是农村筛豆荚、地瓜叶用的一种筛子)。然后再选一个笔直的细木杆拴上绳子,把筛子一头翘起,用细木杆顶起,靠紧在筛子棱边,另一头把线绳扯到屋里。在筛子的底部撒上麻雀爱吃的谷子、高粱。扑麻雀的人,躲在屋子里或暗处紧握绳子。傻乎乎的麻雀,见有食可吃,不一会就飞来十几只,几十只。打算饱餐一顿。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群雀们正在群宴,捕者猛然一拉绳子,木棍一倒;反映快者逃之夭夭,反映慢而又贪吃者,就被筛子扣住,屠毛开膛,有句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找一个木棍把洗涮好的麻雀串成串,撒上花椒面和细盐,放在火炉上烤熟,成为小伙伴解馋和爷爷、父亲的下酒菜。再一种办法就是摸,也就是趁天刚黑的时候,拿着手电筒到麻雀睡觉的房檐下的圈眼、大门上的檩条缝隙间和柴禾垛的毡子底下寻找。麻雀喜光,哪里有亮光就往哪里飞,这时候,两个小伙伴合作,一个用秫秸杆或木棍在麻雀休息的地方敲打,另一个小伙伴把只开的布袋口把手等开启放在布袋里,这时候受到惊吓的麻雀会顺着手灯光飞到布袋里,当发现受骗时,已经为时一晚,布袋口早已封闭。当然,摸麻雀也有被蛇咬的经历,喜欢吸食麻雀蛋的蛇,往往也还是瞅晚上行动,有时候光顾摸麻雀,正在偷食的蛇受到打扰,伸进圈眼的小手会被蛇狠狠的咬一口,便连哭带跳的喊娘哭爹。北方的蛇大都没有毒性,一个月或半个月后“好了疤瘌忘了疼”,又会‘重蹈覆辙’。还有一种办法是用弹弓打,但这是一种技术活,一般的只能是把麻雀吓走,很难瞄准,但也有准头好的,像外号叫‘叼杠’来胜就是一例,来胜不仅用弹弓打麻雀准头好,就是打个的斑鸠、鹁鸽和山鸡、喜鹊和长尾鸟,几乎百发百中,那时候很是羡慕来胜的能力,练习了好长一段时,一直没有如愿。日月如梭,时光流逝,童年的时光成为了那时候的最美的记忆。但时至今日50多岁的‘叼杠’仍然代替着他的本名本姓。
  
  记得那个时候,每逢周末的闲暇时光,面对外面的寒冷和大雪,感到无所事事。便凭窗眺望屋外的风景。忽见几只小麻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似乎在悠闲地窃窃私语,它们时而叼几下身上的羽毛,时而在树枝上跳几下,时而“扑棱”一声,张开翅膀飞到地下啄食,啄几下又张开翅膀飞起来,飞到另一棵树上。它们是那样活泼,那样快乐,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生机和情趣。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为麻雀特意写了一首题为《寒雀》的小诗:“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稍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近千年前的诗人,竟把眼前看到的小麻雀,描写得如此生动鲜活,让人佩服感叹!我还曾看见一幅宋代的名画,《竹雀图》,那是一幅工笔画,将小麻雀描绘的如此细腻逼真,在当今是极难见到的。有人说“雀”与“爵”音相近。大概是为了符合人们梦想着升官加爵的心理吧。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在我的故乡,人们通常把麻雀叫“家雀子”,因为这种小鸟总是活跃的人的居室附近,一窝一窝的住在房檐里,或者空屋子的檩条上。夜里,挤挤挨挨地卧在那里。麻雀喜欢集体行动。当谷子成熟时节,麻雀们便成群结队飞向农田掠食谷物。农人们顽强抵御着这场铺天盖地的侵略,英勇扞卫着流血流汗得来的劳动成果。在田间地头立了不少稻草人,穿件旧衣服,戴顶烂草帽,拿把破蒲扇,以静制动吓唬它们,这种貌似张牙舞爪恐怖唬人的法子终究收效甚微,但现在看来其实很环保的。当农人懊恼于雀口夺食的壮举难奏其效之际,终于有一天,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人民举全国之力对它们进行大肆的围剿,掏窝、捕杀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无喘息的机会,直至到飞得筋疲力尽坠地而死。
  
  打麻雀的日子里,村庄里,家家的房顶上,田野里,渠埂上,树林里,都站着手拿“武器”的人,这些“武器”也很怪:有的是脸盆,用棍子不停的敲打,有的用一根竹竿子的头上拴上红布条晃来晃去。都是为了不让麻雀落在地上,就是为了把小麻雀活活累死。据当时的科学家说,麻雀累极了,就会一头栽到地上,吐血而死。但我童年时在自己的庄稼地里打了几天麻雀,没有看到一只麻雀坠地吐血而死的。但我却分明看到,从大队部里有好几辆小推车的麻雀遗体葬身火海!这是怎样的一个悲剧!这是麻雀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剧。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仅仅北京市就有300万人总动员,当天消灭麻雀83294只,全国多少?不完全统计,2.1亿。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血淋淋的数字啊!据老人们介绍说到了1959年,全国发生大面积虫灾,好多地方的树木皆受其害。这才引起几位敢说真话的科学家联名上书,坚决要求给麻雀平反。身处高位的张劲夫,直接上书中央。毛泽东作了批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又是一声令下,麻雀才终于逃脱了灭顶之灾的厄运。六十年代初,经科学家反复考证,麻雀活动在人类聚居地区。只吃少量粮食,其主食是吃害虫。一场生是好大的运动,原来是一桩错案。直到麻雀从“四害”的黑名单中删除,它才活到今天。回首往事,感慨万端。更感到小小的麻雀,显得可怜和可悲了!
  
  在‘百鸟朝凤’里。麻雀称不上珍禽,它不仅身材瘦小,其貌不扬,既无炫目的羽毛,也无婉转悦耳的歌喉。在鸟类家族中不仅极为普通,而且还是个很不起眼的“灰姑娘”。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一些人为的祸害麻雀的现象,一连串的毁灭性打击又接踵而至。让刚刚安定的麻雀又要遭受“二茬罪”,悲愤加上担忧之余,不得不写一篇为麻雀喊冤叫屈的文字。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恶化,航空灭美国白蛾的实际;农田里喷洒的各种农药,使麻雀天天处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之中。另一方面,就是人们永无休止的扑食。那些街头的烧烤店、市场的摊贩,为了满足食客们的变异‘口福’,有多少小麻雀葬身火海!为了赚取不义之财,一些人张开大网,大肆捕杀,更使麻雀在劫难逃了。仅从以上两方面,就足以说明麻雀今日之命运了。眼下,麻雀在城里已经难得一见,在农村也日渐其少,也许有一天,麻雀成了珍稀动物,甚至濒临灭绝,那时的人们才会醒悟,但为时已晚。
  
  世界上濒临灭种的兽类或鸟类,都是因为它们的贵族血统。你如果是色彩斑斓的东北虎,你的骨头就很可能被人用锯子一节一节地锯了卖;你如果是一只白天鹅,你就随时有被射杀的危险;你如果是一只绿嘴绿脑袋的巧八哥,那么你笼中之囚的命运就将是不可改变的。可是,你是一只麻雀,形体萎缩歌喉也不婉转,于是,你被冷落了,冷落使你逃脱了厄运,冷落也使你获得了生机。你跟这座城里的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默默无闻地生存下来,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我们应该立即清醒起来,尊重自然,尊重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灵。我还要呼吁有关部门,在决策时,不应凭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能偏信一家之言,而需要头脑冷静,兼听则明。多方听证论证。真正吸取“全民打麻雀”的历史教训。把中国的事情办得稳当些,让老百姓的日子稳步提升,
  
  文字写到这里,不仅使我想起明朝赵南星《笑赞》里的一则笑话:一只鹞子追一只麻雀,麻雀飞入一个和尚的袖子里藏起来。和尚用手把麻雀握住,说:“阿弥陀佛,我今日有肉吃了。”麻雀闭目不动。和尚以为麻雀死了,便放开手,手一放开麻雀就飞走了。和尚说:“阿弥陀佛,我放生了你吧!”我不觉哑然。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保护麻雀已经到了非下重拳不可的时候了!

欢迎在下面给本文评论!遇到喜欢的文章,别忘了用屏幕右侧的小工具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哦!
本文网友qq交流群:392630794(文学-情感-人生)发表文章:文章投稿 说说心情(留言板)

qq非主流日志大全 qq非主流日志大全
 

 90后,结婚时候有几个处男处女?  姐姐的爱情故事,我和堂姐的爱情  女人嫁什么样的男人喜欢男人的表现?
 为什么非处女不娶(勿谩骂)!!!  值得一辈子去爱的人  很长很感人的文章让我看了哭了
 上万人看了都哭了,为了孩子看完  男女都看好了,犯贱不该做的别做!  我太累了—如果我死了?
 说说80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困惑  搞清楚这几个答案再恋爱吧  如果你看哭了,请写下你爱的人的名字
 80后的悲哀,悲哀时代,可怜的人!  一个男生写的、没有颓废抱怨消极  爱与被爱,爱的人与被爱的人....
 老公养了个坐台情人,拒绝过性生活?  100句让人心疼唯美伤感的句子  女人一生千万不要做的几件事
 说说990后的个性成长责任非主流  疼,一层层漫上来,撕心裂肺  深夜、一个人、一间房、一丝悲伤...
 70后的女人,妩媚,优雅,淡雅如兰  70后的我们都早已老去  如果、如果有一天我失忆了,那么
 “莫名”的泪,莫名的伤...  妹妹你是我的天使(看完泪崩)(1)  傻孩子要学着无所谓学着沉默...
 2007年日记 2006日记 2005年日记  2010年日志 2009日志 2008年日志  2004年的网络日记(记录生活)

qq非主流日志大全


上一条:  有麻雀的村庄(文、夏雨潇潇)          下一条:  又值大雪(文、夏雨潇潇)
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