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到罗辑思维,看到大家的评论,我很欣慰,因为有些人确实是思考之后才发表的评论,这也是我一个目的,就是引发大家的思考。
其中有一个网友说,罗胖做的没有错,你说的也没有错。但是你是一个人,不为盈利,而罗胖是公司,公司就要盈利,就要保证股东的利益,只要是在合法合理的赚钱情况下,我们就要尊重对方。
这句话也让我想了半天,我想的并不是这位网友说的对不对,也不是罗胖做的对不对,而是尊重这个词。(注:以下所写的和罗辑思维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谈尊重这个词。)
尊重。
什么是尊重呢?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礼貌的,友好的,平等的和人接触,和人讨论问题,理智的分享自己的观点,就是尊重。
没有错,这些都是尊重。
做到这些,不难。
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条不公开的底线,那就是:如果遇见了超出我们常理认知的事物时,我们还能做到平等的,友好的,礼貌的吗?还会和对方彬彬有礼的来讨论一些未知的问题吗?
做到这个就不容易了。
但这才是尊重。
之前我讲过一个故事,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报社的总监去采访一位老画家,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着一个实习生。
这个老画家,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
当他们敲门进入画家的房子时,所看到的,令他们大吃一惊:画家的屋子里面散发着霉臭的味道,画家的袜子和内衣随意的推在一个角落里,时不时还有几只小强爬过来凑热闹。在桌子上有很多吃过的泡面的盒子,而这些盒子已经变成了烟灰缸,由于里面的泡面汤没有倒掉,甚至长出了绿色的毛毛,看上去很可拍。
总监和实习生几乎是在各种杂物中“开辟”出一条道,目的是走到沙发旁边。为了可以坐的宽敞一些,只好自己动手,把沙发上的那些沾满染料的画笔与调色板以及一大推废弃的报纸团成一团,然后放在地上。
当他们搞完这一切之后,终于可以坐下来聊聊天了,实习生已经快把她的眉毛皱烂了。
老画家对这些,到是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并且很坦然的接受了采访。
这次采访结束后,两人告别,老画家说:“谢谢今天你们能来采访我,但是我有一个请求?”
总监:“您请讲。”
画家:“麻烦临走的时候,把沙发上的那些东西复位,否则一会我要用到的时候,我怕找不到。”
出了画家的门之后,实习生很不解,甚至有些愤怒的说:“家里都那么乱了,还有什么要复位的呢?而且,他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总监笑着说:“不要生气,因为也许老画家真的觉得那就是他最合适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的杂乱无章,也许在他的眼里是井然有序。”
“没有人会喜欢过这样可怕的生活的。”实习生愤愤不平的说。
总监:“我们不会这样生活,但是老画家可以这样生活,我们没有资格批判和敌视,因为他并没有依靠我们什么,他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这些未必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必须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尊重”,只是因为事情超出了我们所能接受的,超出了我们的“常理”,颠倒了我们认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背道而辞。
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存在的个体,也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哪怕这这种生活方式是公认的荒谬,只要不违背人类普遍的道德观,那么就无法抹杀其存在的意义。
一个台湾学者写了一篇文章:日本地震教我们的事。
他在文章中总结了日本电视媒体在灾难来临时的冷静、客观与专业。
所有的拍摄镜头都严格的保持这一定的距离,电视机前的民众几乎见不到血腥、死亡与嘶声裂肺的嚎啕大哭。
一天,日本电视台NHK想要采访一位灾区的父亲和他幸存的儿子,在询问父亲意见的时候,这位父亲考虑了一下,然后抱歉的让媒体等待一下,他要征询儿子的意见,然后转身走进病房。摄像机开着,面前是白色的门帘,记者整整等了3分钟,在播出时一动未动,一刀为剪,一直等到这位父亲从病房出来示意记者可以进去了。
整个过程耐人寻味,让人深思。
在给予被访者足够理解的同时,也给予观看者以足够的知情权,这是作为媒体给予的双重尊重。
这种优雅与稳重的采访得到了全球舆论的一致赞许,NHK的报道被评价为“绅士般的报道风格”。
而我们的cctv呢?
白岩松在柴静的新书《看见》发布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朋友的女儿现在在上海卫视工作,想去cctv。我告诉她,如果你这句话是十年前说的,你不来我都会让你来,因为这里你能做你想做的。但是现在,你不要来了。
以前,我记得我写过一段话: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既要允许自己与众不同,又好包容别人的与众不用。
可是,我们习惯了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去审判别人,看似是正义的,其实未必,因为规矩是你定的,我们一出生是没有规矩的,我们接受的催眠后程度不同,而我们的价值观不同,造成了我们的个体的差异。
在每个人的价值观里面,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
什么是包容呢?
就是捍卫对方的自以为是!
有些时候,我们活得很累。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忙着做法法官,忙着去批判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没有理解真实的尊重就是接受。
欢迎在下面给本文评论!遇到喜欢的文章,别忘了用屏幕右侧的小工具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哦!
本文网友qq交流群:392630794(文学-情感-人生)发表文章: 说说心情(留言板)
上一条: 我们已经老了(文、行行) 下一条: [原创]童年记忆––过大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