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70后日志 > 详细内容
追忆那抹不去的儿时记忆——献给70后
发布时间:2015-5-23 12:06:22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

  光阴如梭,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虽然经历不少风风雨雨,不知道为何近些年的记忆模糊,反倒儿时的记忆永远在内心扎根,下面我总结一些望也能唤起你尘封的记忆。
  
  我印象最深的儿歌: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大庆建市那天我也记忆犹新,那天我正在村东头厕所蹲坑,听到管理站喇叭喊的。
  
  游戏:想起儿时的游戏真比现在孩子的好。泥炮、扇pia几、泥巴做的坦克、木头削的手枪、树枝编的草帽玩打仗、丢沙包、挑冰棍杆看谁晚上尿炕、www.31myhome.com弹溜溜、抽冰嘎、冰车单腿驴、叠飞机、推铁环、翻羊嘎啦哈(也有用猪的)、跳格子(啥名忘了)等,还有好多游戏知道大概,想不起名了。记得那时候我家住平房,我捞了不少蛤蟆古斗(就是蝌蚪,挺大了),我把那些蝌蚪放在灶台上,过不久后腿居然都出来了(可能灶台余温),俺吓够呛,现在讲:雷死我了。
  
  读物:那时候基本就是《北方少年》、《连环画》、小人书(猪八戒吃西瓜印象最深),那时候看个小人书里,男人都梳个辫子,很是纳闷,过好些年才整明白。
  
  昆虫:扁担勾、东南西北(一种虫子的甬)、蛐蛐(蟋蟀)、老蟞、花姑娘(甲壳虫)、红辣椒(蜻蜓)、苏联大麻令(大蜻蜓)
  
  学校:俺才上小学的时候,是平房,记得那年正在通暖气(就是一根粗管子,没有暖气片),那时候孩子穿的都不咋样,不少同学袖子都憎亮,都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用袄袖子搽鼻涕,那年代见怪不怪,都那样,我算干净的了。记得小的时候手划坏出血了,整点土面一糊,一会就止血了(堪比云南白药),以前孩子真皮实。后来就转学到萨区了(现在讲就是进城了),不知道你们记得不,那时候老师提问,答不上的就罚站,俺基本都是站着那伙的(也不知道那时候咋回事),俺打小就好脸、爱面子,被罚站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后来一堂课得站起来7-8个,自己心里欣慰多了。那时候的寒假最累人,有作业不说,还得写日记,基本都是胡编,哪天做好事了,哪天和啥学习小组学习了,自己看着都闹心,但老师看着舒服,还给你写个“良”,寒假最可气的就是:开学每人交一筐大粪,俺兄妹三个,就是三大筐呀!现在孩子幸福多了。记得我都上初中了,一天上午放学,老师让同学下午上课交两块砖头,我倒、狂晕中。

  心情日志
  
  广播:小时没电视广播必不可少,中午最喜欢听《岳飞传》、《杨家将》、《薛刚反唐》,下午最喜欢的是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滴答滴….真是激动,晚上记得新闻前面还有个《国际歌》,后来晚上有《每周一歌》和相声了。
  
  电影:现在基本没有以前露天电影的场面了,那时候一听说有电影,全村出动,都拿个小板凳抢占最佳位置,当时治安真不错,夜不闭户(想想也是,家家都一样,真没啥偷的)。能想起的电影《南征北战》、《林则徐》、《渔童》、《红孩儿》、《地雷战》、《白毛女》、《望乡》、《追捕》、《闪闪的红星》、《叶塞尼亚》、《乌鸦与麻雀》、《上甘岭》、《平原游击队》、《红日》、《金光大道》、《瞧这一家子》、《红楼梦》、《红牡丹》、《牧马人》、《桥》、《少林寺》、《武当》、《十字街头》、《苦菜花》、《黑三角》等,想想那时候电影还真的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几乎都是在外面看的,在大礼堂看的很少,后来在中心会议室看过几次,80年代初电影票两毛。
  
  电视:小的时候电视可是奢侈品,那时候很少有人家有,我记得在管理站会议室有一台,(一进会议室就能看见五位伟人的巨幅画像,马克思、恩科斯、毛泽东、列宁、斯大林),那时候就一个频道的黑白电视还挤满了人,当时好像演的《流浪者》,就是啊巴拉古,恩~到处流浪那歌风靡一时。再大点后基本家家都有电视了,那时期记忆中演的是《加里森敢死队》、《黑名单上的人》、《敌营十八年》、《大西洋底来的人》、《排球女将》、《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地》、《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霍元甲》、《聪明的一休》、朝鲜连续剧《无名英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龙子太郎》、《一寸法师》等后来就是《血疑》、《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十三妹》、《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万水千山总是情》、《天涯同命鸟》、《流氓大亨》、《警花出更》、《调色板》等港台片就多了。再后来家里就有那个叫录像机了,家家相互传借录像带了。(现在想起雪孩子要融化了,俺还揪心呢)
  
  歌曲:当时邓丽君可能也很流行,但我不听,我就不说她了,记忆中的说一下:《白兰鸽》、《杜丘之歌》、《军港之夜》、《幸福不是毛毛雨》、《外婆的澎湖湾》、《阿里山的姑娘》、《踏浪》、《雨中即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太阳岛上》、《妹妹找歌泪花流》、《张帝问答》、《成吉思汗》、《阿里巴巴》、《吉米来吧》、《我的中国心》再后来就是《迟到》、《采蘑菇的小姑娘》、《妈妈的吻》、《熊猫咪咪》、《小小少年》、《春姑娘来了》等程琳和朱晓琳为代表的年轻歌手、吴涤清的《爱的路有千万里》和张蔷的《星期六》专辑盛行一时。
  
  饮食:记得小的时候,去地里偷柿子和茄子,生吃是真好吃,现在的茄子我闭眼睛吃,都不知道吃的是啥东东,现在的孩子是没那口福了。住平房那时候,一到吃饭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孩子凑到一起,把碗举的高高的说:你猜我家吃啥?其实那时候不用猜,家家吃的基本一样,大碴子、高粱米、黄米泡荤油、窝头等。最喜欢过年,真是应那句话: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那时候过年放炮,小鞭炮都拆开放,大地红和魔术弹是奢侈品了。穿上新衣服,提着可以折叠的灯笼,里面点上蜡烛,那时候才有过年的喜悦(现在的孩子也怪可怜的)。
  
  饮料中最有印象的就是葛瓦斯和红茶菌了,红茶菌在80年代盛行一时,一种喂白糖无限长的东西,喝起来有点酸甜,好像说是健体治病,后来不知为何自生自灭了。顺便讲个小故事:一年暑假,几个小哥们凑了不少吃的(有拿油的、拿米的、拿鸡蛋的、拿菜的、还有拿葛瓦斯的)徒步去离家挺远的树林安营扎寨(原来儿时就喜欢户外旅游)。可是到了那做饭时,居然没人带锅,愁死我们了,幸好俺聪明,把葛瓦斯喝完,打掉瓶嘴,用瓶子煎鸡蛋吃,可谁能想到居然瓶子底能烧掉,我晕,一次失败的郊游。
  
  零食中不知道你们啥印象深,我说几个:爆米花、江米条、大块糖、果丹皮、大虾糖、大白兔,饼干蛋糕、长白糕、罐头那是过年拜年看病号送礼的奢侈品了,成筐的冻梨,还有5分钱的冰棍,那冰棍真是除了冰就是棍,但比现在的好吃多了,对了我还吃过宝塔糖呢,你吃过没?哈哈!
  
  先写这么多,等想起啥再续。
  
  回忆过去,感觉现在的孩子可悲,失去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了,感觉我们成人很多东西也不真实了,我的70年代,我儿时的梦,我永远怀念她。
  
  抛砖引玉,你也可以说一下我漏掉的和你儿时的记忆。

欢迎在下面给本文评论!遇到喜欢的文章,别忘了用屏幕右侧的小工具转载或分享到朋友圈哦!
本文网友qq交流群:392630794(文学-情感-人生)发表文章:文章投稿 说说心情(留言板)

qq非主流日志大全 qq非主流日志大全
 

 90后,结婚时候有几个处男处女?  姐姐的爱情故事,我和堂姐的爱情  女人嫁什么样的男人喜欢男人的表现?
 为什么非处女不娶(勿谩骂)!!!  值得一辈子去爱的人  很长很感人的文章让我看了哭了
 上万人看了都哭了,为了孩子看完  男女都看好了,犯贱不该做的别做!  我太累了—如果我死了?
 说说80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困惑  搞清楚这几个答案再恋爱吧  如果你看哭了,请写下你爱的人的名字
 80后的悲哀,悲哀时代,可怜的人!  一个男生写的、没有颓废抱怨消极  爱与被爱,爱的人与被爱的人....
 老公养了个坐台情人,拒绝过性生活?  100句让人心疼唯美伤感的句子  女人一生千万不要做的几件事
 说说990后的个性成长责任非主流  疼,一层层漫上来,撕心裂肺  深夜、一个人、一间房、一丝悲伤...
 70后的女人,妩媚,优雅,淡雅如兰  70后的我们都早已老去  如果、如果有一天我失忆了,那么
 “莫名”的泪,莫名的伤...  妹妹你是我的天使(看完泪崩)(1)  傻孩子要学着无所谓学着沉默...
 2007年日记 2006日记 2005年日记  2010年日志 2009日志 2008年日志  2004年的网络日记(记录生活)

qq非主流日志大全


上一条:  70后的童年记忆(黑白照片)          下一条:  记忆里的小人书
空文件